对自考生来说,虽然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个本科文凭,但实际感受的却是一种经历。
小李读高中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,当年被一家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后,本想学文科的他却被分到了数学系。因为对专业不满意,他上了一年多大专就退学了。走上社会以后,他在找工作中才知道了学历的重要性,去应聘时,单位都要求学历,后来,好不容易一个网站聘用了他,但如果转正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。而转正不转正工资相差1000元左右。这时,他才意识到文凭的重要,决定走自学考试的道路。“考完最后一门功课,心里感觉特别轻松,自考的监考特别严格。有了文凭之后,我才发现,在工作中,领导在乎的还是你的能力,学历又派不上用场了。”小李说,学历实际上就是一块敲门砖,门敲开以后,用处不大了,但学习的过程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,在某种程度上,提高了自己的素质,起码系统地掌握了一门专业知识。自考最重要的就是坚持,三年坚持下来,对自己的毅力也是一种磨练和考验。
自考关键要看考生能否坚持下来,坚持下来就是胜利。自考要求先考专科,再考本科,但很多考生专科没有拿到毕业证就半途而废了。原因很多,有的是经济上出了问题,有的是找到了好的工作,也有的是观念改变了。
一些有经验的自考生都知道,自考省钱有两个窍门,一个是教材,一个是辅导班。只要用心,花不了多少钱,就能把一个本科专业读下来。
自考生小李参加的是法律本科专业的自学考试,《房地产法》是最后一门。“我就没有参加过什么辅导班,考前突击一下,16门功课全部通过。”小李说,社会上的辅导班一般都卖教材。他原来也报过班,七八本书,一本书的价钱二三十元,后来发现在一些民营小书店买自考教材,三四折就可以买到。
小李说,他妹妹目前正在某高校上本科,学校老师说要想再拿一个专业的第二本科学历,交5000元钱就行了。“第二本科学历肯定是成教类的,我觉得不值,因为我参加法律本科自考,几年下来才花了1000多元。”
对很多自考生来说,自学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、择业。据了解,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一些大的单位在选拔人才时,认可的本科学历中包括自考毕业生。
现在做销售工作的杨野逸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之所以在通过法律本科自考的各门成绩以后,又读了行政管理专业的自学本科,原因就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,为了将来报考法律硕士,当律师做准备。“我今年已经参加了司法考试,目前成绩还没有出来,如果能够通过,下一步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实习,将来就可以申请律师资格证了。”
对自己的人生,自考生有着明确的规划。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,他们有自己的优势:能吃苦,有工作经验,自律性强,心态稳定,珍惜岗位,虚心好学。在采访的过程中,记者还发现很多自考生愿意到农村去,他们说现在的公务员基本上不招考自考生,可是招考“村官儿”对自考生没有很大的限制,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工作越来越重视,使他们看到在农村工作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据了解,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除了上班族,绝大多数是中专类、电大类、成教类和其他高校的在校学生。在谈及自考对就业的影响时,大多数考生认为自学考试毕业生将来的就业会逐步好转。自学考试长期以来以严格的考试管理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,自考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优秀的心理特征,良好的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,这些都为自考生走向就业市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